跳转至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六卷为《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的,于 1885 年 7 月在汉堡出版。

《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二十一章,主要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在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是统一的,资本的生产过程必须由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补充。因此,《资本论》第二卷是第一卷理论逻辑的继续,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也是第三卷的内容的引言。

在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他阐述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拥有货币的资本家作为买者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2)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3)资本家作为卖者重新回到市场上出售已生产出来的商品。在这里,资本依次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形成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马克思分别分析了资本的三种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他指出,产业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是所有这三种循环保持统一,并且每一种形式都能顺畅地完成自己的循环。他从分析资本循环中得出重要的结论:第一,一切循环的共同点是价值增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第二,只有在三个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过程的连续性。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抗性质和无政府状态,这种连续性不断遭到破坏。马克思还分析了流通时间、流通费用、簿记和商品储备等问题。

在第二篇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周转,即单个资本的周而复始、不断往复的循环过程。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也就是使预付资本得到增殖,因此,要分析资本周转就必须分析预付资本的周转,即研究单个资本家总预付资本量的运动,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有很大关系,在付出同样多的预付资本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 时间;按预付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种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指出:固定资本的寿命,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构成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在第三篇中马克思研究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阐明社会再生产是以什么形式和在哪些条件下不断反复进行的。这一篇在第二卷中占有中心地位。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包括资本周转或循环。它要求技人生产的货币最终回到它们的起点。马克思指出,撇开那些阻碍再生产按原有规模进行的干扰不说,再生产只能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再生产按原有的规模进行,或者是发生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积累。前者是简单再生产,后者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构成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简单再生产的一般要素时,马克思得出结论:在每一场合,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因此,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下降必然导致生产下降,周期性的危机必然使生产规模缩减。

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再生产的重要结论。他把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的生产,指出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必须既分析价值方面的补偿,又分析物质方面的替换,不仅要分析资本如何从价值方面和物质方面来补偿和替换,也要分析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品如何从价值方面和物质方面来补偿和替换,并分析资本和个人消费品这两种补偿和替换的相互交错的关系。马克思考察了两大部类的关系,指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中每一部类的年总产晶的价值由消耗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组成,第一部类供给第二部类以生产资料并满足自己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二部类供给第一部类以生活资料并满足自己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马克思为了在纯粹形态上分析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抽象掉了许多起干扰作用的现实因素,如假定只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整个生产周期在一年内完成,不变资本在一年过程中全部消耗,不存在对外贸易等。在这些前提下,马克思分析了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指出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因此,马克思认为,从简单再生产过渡到扩大再生产,要求第一部类的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生产部门是否按客观的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实现的。

恩格斯在为《资本论》第二卷写的序言中简要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历史,驳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诋毁和攻击,阐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同前人的学说之间的根本区别,指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好像晴天霹雳,震动了一切文明国家,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彻底的革命。

本卷内容

序言和跛

正文